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oppo手机学生模式怎么设置,vivo手机学生模式怎么设置?

双减之后,家长的压力应该减轻了吧。口号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变成了“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如果你把“自由自在”定义为有吃有喝玩得好睡得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那真是太简单太幼稚了。把自由和自在拆开来,看看我们到底是能给孩子“自由”,还是能给孩子“自在”?

照例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在河边野钓,正在和水里的一只乌龟眉目传情时,一大公司老板派秘书来找我,让我当公司的CEO。我和秘书说,你看水里那只优雅的乌龟,你说它是希望自己被做成工艺品被人欣赏赞美价值连城呢?还是希望就在水里泡着呢?秘书看看我,又看看肥龟,脱鞋卷裤取网一气呵成,“哥,你先备炉子,中午这顿咱就它了!”

故事是庄子秋水篇里的濮水钓鱼,阐述了庄子的自由概念即自由是掌握理性选择的权力,并承担过程和结果康德的“自律即自由”也是一个意思。自由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不想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

在孩子学会理性前,不想学习就不学习?不想上学就不上学?这样的自由,是我们说给就给的吗?

那既然没法“自由”,我们总可以“自在”吧。有人认为“自在”就是犬儒大师狄奥根尼的阳光;有人觉得“自在”是庄子人世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其实自在就像和东北朋友去吃饭的场景。

“咋地,你给安排啊?”

“必须滴,必须给你安排地明明白白的”。

自在的条件是有个好爹(快三八妇女节了)或者有个好妈。代价是舍弃自由意志,弄啥吃啥别搁这挑。

总结一下,自由是主动理性的选择,代价是承担过程和结果可能带来的痛苦。孩子还没有能力自在是贪逸欲而逃勤苦,甘居人下,安之若素。孩子干你还不干呢

如果真的不能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接着焦虑?接着鸡娃?越鸡越焦,越焦越鸡,最后把家长和孩子都架在火上烤,烤焦为止?

扯了半天自由与自在的闲篇儿,必须说点认真的,否则对不起看到现在的你。咱就说说怎么学习才不用“鸡娃”。

对待学习这件事,父母和孩子看的是不同的两个面,不是里面和外面,也不是担担面油泼面,是过程和结果。过程父母很难体会,痛苦只有来自结果,比如没考上重点,花钱补习。而孩子却是两“面”夹攻,学习过程中的头脑痛苦和结果带来的皮肉之苦。照这种方式恶性循环,不用期望孩子有持续学习力和自驱力了。

那怎么办?了解一下三种学习模式。海绵式学习,淘金式学习和掘金式学习

海绵式学习,顾名思义,把孩子像一块海绵一样扔进知识的海洋,多吸快吸,还不能挤出来–忘了。这是现在的普遍学习方式,鸡娃者不管这块海绵有多大个,就怕吸的少吸的慢,更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久而久之,孩子会放弃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目标仅仅是结果。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孩子会丢了自驱力

淘金式学习就像我们拿着滤筛网在沙中筛金,需要对吸收的知识进行处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理解后的评论,也就是锻炼批判性思维。熊十力老先生说我们锻炼批判性思维要像每天吃饭一样,先吸收后排泄,总不能先排泄再吸收吧。批判性思维不是妄加指摘,不能为了淘金反而把金子扔掉。

掘金式学习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引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就像在一个矿洞里挖掘黄金。你并不知道黄金的确切位置,但是我们每挖一步都会分析获得的结果,再来判断黄金的位置,然后再挖下去。这样的学习是由孩子自己引导学习方向,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这三种学习方式如何分配运用?海绵式学习作为知识储备必不可少,孩子花50%的精力多学多看多吸收。淘金式学习建立思维模式,培养孩子用脑子学习,去芜存菁化繁为简,占用30%的精力也不为过。掘金式学习作为钻研能力的培养,训练孩子去刨根问底寻求真理,20%似乎也不能再少了。

如果帕累托法则成立,那孩子花了20%精力培养的掘金式学习可能会带来80%的学习成果。不是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而是终身学习习惯

说到终身学习,最近看到一条旧闻。有个数据调查,我们的孩子上了大学了还在废寝忘食地挑灯夜读《盗墓笔记》、《三体》和《明朝那些事》,而美帝的大学生的畅销书是《柏拉图》、《利维坦》和《文明的冲突》。其实我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看一些史哲类的书还是有必要的。让孩子从具象转到抽象。毕竟现象背后是本质。本质虽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它才是这个世界的规律

绘本推荐《吃书的狐狸》。从吃书、偷书、抢书到写书,狐狸先生的盐和胡椒粉的确给书增加了不少味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模式牛 » oppo手机学生模式怎么设置,vivo手机学生模式怎么设置?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