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微信公号:讲台三尺
人活一辈子,如果不能获得智慧,实在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情。我粉的王德峰说儒家时也说过,人活着就是要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生命情感。
你看,无论佛语智慧也好,还是儒家教诲生命情感也好,人活着,就是那么一点事——精神性成长。
精神性成长一定是根植在认知基础上的,人的意识在一刻不停地在描画着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来谈谈认知的六种模式。
人是用模式来与这个世界互动的,任何的表达背后都隐藏着模式。所谓模式,就是框架,就是基本方式。从低到高,人有六种认知模式——
1.搬运工。这种认识模式是信息本位的,能掌握多少信息,就觉得自己距离真理更近了一步。短视频、吃瓜新闻充斥的互联网时代,被庞杂的信息所掌控,是最最耽误认知模式升级的障碍。
2.老师傅。老师傅满脑子都经验,浑身都是过去的伤痕或荣耀。这种认知模式是经验本位的,经验往往会失效的原因是,从少量样本中所提炼出来的理论往往是片面的。
3.技术控。方法、策略、谋略等是这种认知模式的关键词,他能看到信息的零碎无营养,也能看到经验的不可靠,想抓住一个更加本质的东西——方法论。
4.马大师。能挖掘不同做法、现象背后的信念、价值观,从术慢慢走到了“道”。信念是观念的基石,马云大师这一点运用的是出神入化。
5.哲学家。哲学就是爱智慧。这一层次的认知模式是哲学式的,总能洞察到本质、原理,并能灵活地迁移,贯通所有的专业领域。这是道的更高一个层次。
6.宗教家。宗教的本质是奉献、无私无我。这个层次的认知模式是完全精神性的。哲学家能认清自己的命运,而宗教家总能认清自己的使命。哲学家更大成分上是自了汉,而宗教家则大爱天下。
不同层次的人基本无法对话,认知的维度不同,所处的空间当然不同。三五句话就能看出他的精神层次,感受到他的精神气息,所以,不要与人争执、不要愤世嫉俗,就在这里。
人永远无法理解高于自己认知模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