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出的严峻挑战,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目标,要求现代教学论必须转换研究视角和研究主题,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学者们一致认为,理论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性,要求对其研究对象、理论结构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二是逻的考察,要求逻辑形式的严密性、完整性。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研究同样应遵循这一基本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的教学理论体系是受苏联教育理论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条块式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教改实践的发展,对这一理论框架进行了若干增补删减,主要增加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智力能力发展理论、非智力因素问題、教学模式与结构、教学生态与环境研究、教学策略与艺术、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优化等内容,但基本上仍然是按教学的目的、任务、过程、原则、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效果检查为框梨线索。
这一理论体系与西方教学理论相比较,其基本特点是重视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教授法,重视群体性教学组织形式,重视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当然应该看到,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对以在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一定时代教学理论与实践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有它的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