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致富奇书全文及译文,致富奇书图文?

第二十六章 三聚三散

秋风萧瑟,大雁南飞,发出凄凉的长啸。

天亮了,西施睁开眼睛,“范郎,你终于老了。”

“对不起,夷光,”朱公说,“你永远都是这样青春靓丽,充满活力,而我已经不行了。”他把头偏向一侧,怕西施看到他的泪光。

“亲爱的范郎,”西施亲吻着朱公的嘴唇,仿佛那是婴儿的唇,“我知道你受的打击太大了。如果你真的不行了,我也会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我这辈子已经非常满足了。”

西施的表情显得那么凄美,她没有说话,只是亲吻着他,从头到脚。

“夷光啊,”朱公的手插入西施的秀发,“我真的想休息了。连我们的孙辈都成人了,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你说得对,我早就劝过你,”西施抬起头,“我们带着越女一道游山玩水不行吗?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飞翔吧。”

吃早饭的时候,朱公、西施越女商量,一起离开孩子们随心所欲走遍天下。越女拒绝了,“我的女儿还小,我离不开她,你们去吧。”

朱公让范屯把全家人都叫来。

“今天,我宣布一个决定,”朱公说,“除了你们每个人手头的事业和家庭积蓄,朱公货栈的资产全部捐献给陶邑的老百姓。”

“什么?又不要啦?”现场一百多号人一片哗然。

“是的。这是我第三次从创业到奉献的过程,也就是三聚三散。”朱公提高声音,“事实证明,前两次的散并没有削弱我们创业的志气和实力,反而让大家保持一种初心和使命,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再创新的辉煌。”

众人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

“我的孙子孙女都长大了,而且有了重孙。”朱公继续道,“儿孙如果不如你,给他留钱有何益?儿孙如果强于你,给他留钱有何用?所以,你们对财富一定要看清楚,看透彻,我只给你们留下必要的事业和家庭开支费用,多余的部分捐献给百姓,让穷苦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事做。”

众人鸦雀无声,仔细听着。

“回头账房把财务理一下。利润部分全部提取出来,成立慈善会,所有陶城范围的孤寡老人、失学儿童、困难家庭、失业青年都可以请求帮助。慈善会和义金相辅相成,均由账房安排专人管理。”

“哦——”众人齐声赞叹。

“从今往后,我们这个大家庭由越女总负责,起最后决定作用。范屯、范鹏作为长辈要以身作则,带领大家继续艰苦奋斗,把朱公货栈这块品牌打得更响,业务做得更大,赓续百年基业,永葆青春动力。”朱公把西施拉到身边,“我和夷光将离开大家,周游列国,打卡大好河山,安度晚年。”

“爸、妈”,“爷爷、奶奶”,现场控制不住了,“你们不要离开我们,我们会想你们的。”

朱公、西施手牵着手,步伐坚定,走向等候在门口的马车。

马车扬长而去,把晚辈们的哭喊声留在了身后。

马车上,西施问朱公:“你是要去什么地方呢?”

“信马由缰,我没有目的地。”朱公说,“真正的风景不在目的地,而在我们内心。有你陪我,哪里都是风景。”

“范郎,”一阵甜蜜的波浪涌上西施的心头,“一生有你,夷光死而无憾了。”

“说什么呢,多不吉利。” 朱公说,“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你还不想歇着吗?”

“我就想啊,这后半生的经商经历应该做一个总结,让后代可以参考。”朱公想着,突然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分析分析其中的道理。”

“齐相田成子曾经让我陪他秘密出使燕国。我那时还叫鸱夷子皮,为了做生意有求于田成子。”说到这,西施“哦”了一下,“快20年了吧?”

“嗯。那时齐、燕还是敌对国家,沿途的稽查很严格,一不小心暴露身份就可能丢了性命。我跟在田成子后面,一路风雨兼程,眼看就要到达关隘。

这时我出了个主意。

我对田成子说:‘主公您听说过干涸之湖的蛇的故事吗?’

田成子说:‘没听过。’

我说:‘故事讲的是有个湖泊干涸了,原来生活在湖里的蛇准备迁移。有条小蛇对大蛇说:你前面走,我在后面跟,人们会认为这只不过是普通的过路蛇而已,会不加思索地把我们打死。但如果我缠在你背上,你背着我走,人们一定会很奇怪,甚至把我看作神灵,不但不会杀我们,反而会对我们产生敬重。大蛇一听这是好主意。于是小蛇爬到大蛇的背上,让大蛇背着。大蛇而且还用它的大嘴衔着小蛇的小嘴,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大路。过大路,果真路上的人见此情景,还真以为是神灵,人们纷纷让道,一副虔诚的样子。’

田成子一脸的迷惑,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就接着说:‘你看现在,您着装华丽,气度高雅。而我呢,一袭旧衫,形象普通。如果把你装扮成我的门客,那么其他人看见了,就会认为我可能是千乘小国的君主;如果把您扮着作我的手下,其他人就会把我看成万乘大国的卿相;如果把您扮成我的仆人,人们就会把我看成是万乘大国的君主。’

田成子一听,明白了,马上从我身上接过行李,背在自己背上,装扮成我的仆人,小心谨慎地跟在后面,来到关口,守关的关吏一看这架势,对我们问都不敢问就放行了。不仅如此,连路上住店的时候,店主人还忙不急地出门迎接,好酒好肉免费招待。就这样,我们调换了身份,一路安全地到达了燕国。见到了燕王,达成了两国和好的条约。”

“讲完了?”西施问,似乎意犹未尽。

“讲完了呀。”朱公两手一摊。

“把相国作为仆人,还帮你背行李,哈哈哈,太好玩了。”西施哈哈大笑,“这么刁钻滑头的主意只有你想得出。”

“事实上,效果很好啊?”

“我看未必,你就是想轻松走路,才编出这么个故事。过关的办法多得很,还能把你难住?”西施不以为然。

“从商业角度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朱公问。

“负蛇而行和狐假虎威有异曲同工之效。”西施分析,“一个是为了受人尊敬,一个是为了让人害怕。从商业来说,都是一种手段。第一种,通过异乎寻常的策划,勾起人们的好奇心,达到神化、盲从的目的。比如你卖马去越国;第二种,拉大旗作虎皮,比如你借用周王室的影响,向诸侯王推销宝玉。”

“嗯,分析透彻。你越来越聪明了。”朱公道,“当初去见周天子,你是天下第一美女,倒成了我的老婆,而且还是小老婆。周天子就这样不敢小看我们。这不也是负蛇而行的例子吗?总的来说就是要善于利用一切资源,这是商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哎,我就这样,就这样,傻傻地,傻傻地,又一次被你利用了。”西施用山歌的音调唱道。

“我的夷光,美貌与智慧齐飞,颜值与价值一色。普天之下,无与伦比。”朱公也用高亢的声音唱道。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西施扑闪着黑又亮的大眼睛,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语言难以形容。”朱公说,“你是天生尤物,人间的语言难以描述你的万分之一。”

“肉麻了吧?”西施捧着脸,“我怎么觉得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小女子呢?”

“不爱听啊,那就不说了。”朱公盯着这张永远美丽的脸,感慨万千。自己老了,估计时日有限了,可人家还是这样美丽、年轻。

“爱听。”西施把额头抵住朱公的额头,嘴里“咦咦咦咦”地吆喝。

朱公把西施抱入怀里,“我们一边游荡,一边探讨商业规律。到店住下来,你磨墨,我写字,我们夫妻共同完成商业宝典,一部叫《致富奇书》,一部叫《计然篇》。”

“好啊。”

寒来暑往,朱公、西施走走停停,《致富奇书》《计然篇》竹简写了一捆又一捆。终于有一天,当马车停在一处叫作西阳集的小镇的时候,他们找了家店住了下来。这里地处齐、鲁、楚、吴越之间,河湖交错,是个隐居之所。他们决定不走了。

在客房里,朱公、西施看着几卷竹简,成就感油然而生。他们已经完成了《致富奇书》《计然篇》的创作。《致富奇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经商致富的著作。全书分明路、擅谋、知人、结势、精算、扬善、捕机、造场、自诚等九节,简单实用。问世以后,成为商人必读典籍。《计然篇》则是范蠡辅佐勾践时陆陆续续交流谈话的实录,内容更为广泛。这两本书都以假托计然的名义,用对话、点评形式阐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思想,堪称集大成之作。

此时,老师计然已经离世多年,范蠡谨以二书表达对老师的怀念,其情深义重,令西施感动不已。

他们走出房间,走出旅店,拐了几拐。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平原辽阔,了无遮挡。不远处,一座湖泊静静地躺在那里,蓝天之下的白云在湖面上缓缓移动。湖中间,一座小岛突兀而起,柏树森森,鸟落鹰起,在阳光照耀下,一片生机盎然。他们默默地远望着,沉浸在这一片生机之中。

朱公和西施对视了一眼,他们心意相通,那里将是自己的归宿。

公元前448年的一天,店主人发现,范蠡、西施很晚都没有起床。当他开门的时候,发现范蠡、西施已经没有了呼吸,但他们依然紧紧拥抱在一起,甚至无法分开。

一代商圣,驾鹤西去;绝代美人,香消玉殒。

范蠡时年88岁,西施60岁。

店主人没有将他们分开,而是定制了一具特大棺木,将他们一并收敛。根据逝者遗愿,店主人把他们安葬在湖中小岛上,连墓碑都没有树,因为范蠡希望无声无息地离开,安安静静地遗忘于江湖。

然而,历史没有遗忘这两位风云人物。2500年了,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湖边的麦子刚吐新绿,麦田就几被夷为平地。附近十里八乡,大小车辆、各式人等,汇聚于此,隔水向范蠡西施合葬墓顶礼膜拜。一刹时香烟缭绕,纸钱飞舞,爆竹窜天,保佑声声,其熙攘热闹,不输庙会。祈求财神爷,来年发大财,这是百姓的心愿。附近的老子道德宫也有不少香客,不是因其清静无为,而是因其已升格为太上老君,故来求其保佑,若能得道成仙呢更是不错。然其香火总比不得财神旺盛,因成仙毕竟有些虚无飘渺,而发财却是实实在在的。况且,发了财,虽不能做神仙,却能过上神仙一般的日子。

商圣范蠡、鸱夷子皮、陶朱公,从此作为中国商人的鼻祖,被纪念、被膜拜,他的精神激励着中国商界、政界甚至军界,世世代代发扬光大。如今,范蠡的墓有五六处,庙有七八处,与范蠡和西施有关的隐居地、劳作地和纪念地更是多到数不胜数。

范蠡、西施的故事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代代相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模式牛 » 致富奇书全文及译文,致富奇书图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