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方序 黄未然 许紫莹
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浙江省唯一连续四年在“国考”中稳居全国前十;自然指数全球医疗机构50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十二年引领浙江,连续两年全国第二;疾病疑难系数、手术总量以及四类手术总量引领全国,成为“效率医疗”改革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全国同行公认的精细化管理典范……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153年的历史长河中,辉煌成就的一角。
作为浙江省西医的发源地,浙大二院始终稳居国家队“第一方阵”前列。有这么卓越的表现,得益于浙大二院一直秉持传承创新,以此引领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自我突破,攀登高峰。
医院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医学创新史
创新已经是刻在浙大二院骨子里的基因。医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医学创新史。一个多世纪来,浙大二院坚持聚焦重大疑难疾病诊治,不断引领技术创新,填补技术空白,破解临床难题。
早在1895年,浙大二院就开展了氯仿麻醉下的截肢手术,在当时绝对是开创先河。
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中国首例断肢移位再植术,还开展了浙江省首例肝脏移植手术。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首次发现大肠癌相关基因及转移相关基因,推动大肠癌诊疗模式改变,被列入卫生部建国60年成就。
进入21世纪,医院先后树立了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杭州方案”、微小切口复杂白内障手术、大肠肿瘤规范诊治及群体重度创伤救治等全国标杆,成功实施中国首例双肺、肝脏同期联合移植,小儿活体肝脏移植存活率居世界领先水平。“脑机接口”“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等临床实践探索走在世界前列。
图注:浙大二院萧山总部院区(未来医学中心)
“创新中心”模式
发出强烈的浙江声音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件事”,王伟林表示,浙大二院用一个多世纪,坚持创新,不断自我革新,是因为它制定了规范的制度、完善的体系,鼓励创新。
医院推动以“创新中心”为载体的研究范式建设,建立了一套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的完整临床研究体系和支撑平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以超常规举措培育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努力跃升成为医学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是我们的发展引擎,我们的‘创新中心’模式以攻克重大疾病为导向,以临床医生为核心形成跨团队高水平联合攻关,发出强烈的‘浙江声音’。”王伟林说。
医院高度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系统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培训,探索医教研产创新合作机制。
坚持人才强院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用创新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王伟林说,浙大二院历来重视培养“生力军”。
浙大二院的前身是广济医院附属医校,自成立以后,陆续创办了护理、药学、产科学等专门学校。首任院校长梅滕更提出医学人才培养“3H”理论——Head、Hand、Heart(知识、技能、仁心),用三个“H”高度概括了医务工作者的本质。
如今,浙大二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从海内外全职引进多位临床学科带头人,人才聚集效应加快形成,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达数十人,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除此之外,还聚焦人才评价机制创新,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探索“破五唯”实施路径、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临床医师)分类评价实施办法,构建医、教、研分类分层多维度评价体系,开通“一招鲜”人才晋升绿色通道。
推行“效率医疗”改革
为患者提供最佳体验
一家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壮大离不开好的管理,浙大二院精细化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1918年,第五期《广济医报》刊发了广济医院和医校各部章程、规则共23部,内容全面详实、权责清晰、管理科学,从中已可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之雏形。
浙大二院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赋能下,浙江省重点打造“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发展体系。在数字化改革方面,浙大二院率先探索5G、AI、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在医疗垂直领域的落地实施,先后完成多个全国“第一”:首创电子ICU(eICU)远程托管、首个5G数字化空中手术室、首辆5G救护车、首条无人机送血专用航线等,搭建5G智慧防疫指挥管控系统。
医院从患者看病就医“关键小事”入手,推动“患者为中心”的流程再造,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推行一站式集中预约、院前服务、日间模式等举措,使挂号、取号、预约就诊时间精准到半小时以内,门诊智慧结算率达85.92%,预约就诊率达80.04%,检查预约率达99.77%,就诊平均等候时间为16分钟,努力提供最优就医体验。
浙大二院率先提出并推行“效率医疗”改革,提供“浙二方案”。
“我们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为患者提供最佳就医体验。”王伟林解释。
为此,浙大二院创立“患者全程管理中心”,构建“院前-院中-院后”联动机制。首创“三准入、三评估、三随访”的日间手术评估管理体系,日间手术占住院手术比例达1/3;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创新支撑科室—临床科室多学科诊疗病例讨论平台;优化医疗收入结构,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稳中有降,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文化传承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灵魂
提到浙大二院,很多人都会想到那幅“患者与老院长相互鞠躬”的图景,温暖、仁爱。
回首建院之初,浙大二院在东河之畔开启“济人寿世”的百年征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书写了“细节虽小、仁爱却大”的温暖篇章。进入新世纪以来,医院进一步提出了“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并凝练形成了“浙二精神”,凝聚起了全体浙二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这股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力量,让浙大二院这家百年老院持续焕发生机活力,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灵魂。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浙大二院必将奋楫向前,在传承创新中接续奋斗,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更好守护人民健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浙二智慧和力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