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创业,在试错中提高成功率

在市场经济环境日新月异,“不缺钱只缺好项目”的时代背景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感召下,“创业”这个词儿不再神秘,“创业”也不再是天才或者精英们的专利,“创业”成了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事儿,成了件稀松平常的事儿。尽管创业的门槛降低了,每天都有大批大批的人涌进来,喊着“我要创业,我要成为下一个马云”,但同时每天也都有大量的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意识到创业其实是需要方法论的,来源于硅谷的“精益创业”(Lean Startup)就是目前最主流也是最流行的方法论。

硅谷以往的主流创业思维可以概括为GBF(Get Big Fast 快速扩大),也就是依靠天才人物的天才设想,或者某个具有天赋的创业人物,有一个好点子,风险投资跟入,之后封闭开发,投放市场,最终进行大规模地复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创业其实只是一个机械执行的过程。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正是对GBF创业思维的一种革命,精益创业认为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都是不确定的,创业者需要提前假设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以最快的方式推出一个极简的(功能最小化)的产品即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推向市场,分析天使用户反馈,从而及时调整产品,此过程将循环反复。可以看到精益创业的核心就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获取认知,通过认知不断调整和迭代产品,从而调整创业过程。

精益创业方法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试错”。怎么通过“试错”来避免犯错,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呢?

举个例子,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研发的产品是一款工具型的APP,所聚焦的用户是商务人群。在推出了加入一项新功能后的改版APP后,公司决定面向用户对这一项新功能举行一次测评。这是一次“试错”,推出一个解决方案假设后,面向用户进行验证。

我们来看看该公司是如何做?首先,该公司决定组织一场500人的相亲会,面向北京市朝阳区所有企业的单身男女进行招募。计划这500人到达活动场地后下载该APP,通过参加活动设置的各项互动节目(每一个节目都需要相亲者使用APP的新功能,完成人员配对,然后参与节目),最后选拔出相亲大会的“国王”和“皇后”。通过这500人使用APP的新功能,在新功能未正式上线前,测试其稳定性和受欢迎程度。

最终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活动并没有办成,但是由于时间紧迫,该项功能还是推向市场,被迫面向更多的人群,而使用人群的反馈则是好坏参半。

现在我们来反思下这次“试错”究竟“错”在了哪儿?

首先,活动经验不足。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对于组织一场相亲大会并没有多少经验,真正开始进行后,才发现一系列环节包括人员邀请、场地租赁及布置、文案与活动策划、主持人、广宣等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成本。

其次,未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于很多白领相亲一族来说,更偏向于参加有资深婚恋经验背景的公司或中介组织的相亲活动,从而保证参加人员的质量和素质,并且要求这些相亲活动是连续的,而不是参加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举办的只有一次的相亲活动。因此在前期邀请用户时,给公司带来了极多的噪音用户,公司真正想聚焦的用户即企业白领报名极少。

最后,封闭思维的后果。在活动策划前期,员工建议可以与知名的相亲网站合作,如世纪佳缘、百合网,这样至少在用户邀请上屏蔽掉大量噪音用户,并且这些相亲网站都曾举办过大型的相亲活动,活动经验丰富,组织筹备活动的时间将大大缩短,但此建议被公司领导层否决,认为组织一场500人的相亲活动非常容易操作。在活动筹备后期发现报名用户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时候,再准备与这些网站合作,但由于新功能需要马上正式上线,时间太紧张而无法实现。

因此,对于一家用精益创业方法论作为指导的初创企业来说,试错是关键,是检验企业商业模式的法宝,但请记住,试错要综合考虑方法、成本以及时间这三方面的因素,这也是初创企业提高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否则,错误的试错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将是对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甚至有时候打击是致命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模式牛 » 创业,在试错中提高成功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