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工作内容,新媒体媒介是什么工作?

  “微传播”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争取“微阵地”,设立“微议题”,健全“微监督”是有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微传播正生态”和保障主流意识形态良好传播的必要举措。

新媒体的工作内容,新媒体媒介是什么工作?

  “微传播”是与传统传播方式有差异的新兴传播方式,它以新媒体为信息载体,是对例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统称。“微传播”在传播架构上强调手段的丰富和灵活,在内容设置上更具有可接受性和引导性,同时在传播效应上渗透到受众的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形成了大规模的传播格局,在本质上是主流意识形态在新时代进行高效广泛传播的“正生态”。但是在诸多条件的影响下,“微传播”也呈现出“泥沙俱下”的情况,与积极正向的宏观传播架构相对,“微传播”的匿名性使得信息性质在多种传播手段之中愈发不可控,由其原初的商业性派生的娱乐化内容有可能异化为反意识形态要求的错误内容,而目前我国“微传播”领域的立法司法制度处于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工作者对“微传播”尚处于适应阶段,这也就导致难以以及时地纠偏和问责,消除错误手段与错误信息的负面社会效应。因此,承认“微传播”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认清其在本质上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定位,进而争取“微阵地”,设立“微议题”,健全“微监督”是有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微传播正生态”和保障主流意识形态良好传播的必要举措。

  抢占“微阵地”,增强“红色微传播”的影响力

  与“微传播”相对应的是“微平台”,结合当下互联网的发展,构建“微平台”已成为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应有途径。“微传播”与传统传播形式一样,都是“全媒体”格局之中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在传统媒体之中的一些既有策略可以被运用到“微传播”之中,进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正生态”发展。

  在传统传播媒体之中强调的“阵地意识”同样适用于这些“微传播”渠道,抢占“微阵地”需要和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手段中一样,在“红色微传播”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官方账号”及“专业意识形态研究账号”应当在全平台、全渠道之中普遍介入,保障意识形态投放的“微传播”手段的全面性,掌控舆论阵地与宣传高地,通过政府机关与专业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的共同合力把官方账号和专业账号办好办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红色微传播”账号确实不适宜进驻的媒介平台,例如游戏直播平台、网购消费平台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微传播”渠道,则应当对其中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较强认同和较好的理解的“微传播”制作者进行相应的鼓励。一是要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在具有针对性的平台之中宣扬公正文明的游戏竞技观、节制有序的消费观等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二是要经由“红色微传播”渠道让这些较为优秀的创作者“破圈出圈”,通过调动他们的网络影响力逐渐将他们转变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有所帮助的“新网红”。

  策划“微主题”,形成高质量的“意识形态论题”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社会治理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渐深入的当下,人民群众对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社会治理情况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关切程度和参与意愿也逐渐提升,拥护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也是在“微传播”环境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在党政机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微红”的多渠道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的前提下,策划“微主题”,让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引导人民群众、党政机关干部、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业务专家共同参与对现代化建设有所帮助的议题讨论,则是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在内容上的发力点。

  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微议题”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党政机关主导策划,以人民群众,特别是“网民”群体为参与主体,前者保证了议题设置在内容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也有助于党政机关在领导社会治理方面提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能力,后者则保障了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度,以“网民”这一日趋庞大的群体的积极建言献策回应党政机关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决策成果,这种良好的循环关系既能够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得以体现,也有助于党政机关的治理能力提升。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微议题”由于在根本上与群众的美好生活诉求相关,也就成为了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微议题”。二是要尊重在“微传播”领域之中的其他性质的信息,对于其中传播知识、普及技能、展示技艺、讲述红色故事的传播内容给予鼓励,对于那些有助于群众休闲生活、放松心态以投入到进一步的生产生活之中的内容有所包容,同时也要对其中的娱乐化倾向有所控制,而对于那些已经形成反意识形态基调的内容则需要在“微议题”设计方面有所批判,引导“网民”群体在论辩、批判之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与正确性有所认同。三是要在议题内容方面多多关注国家大事、世界新闻、群众诉求等重点与热点问题,把网民群体在“微传播”领域之中的注意力“拉”到这些重要问题上,以那些与国家发展、人类命运、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议题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的“用户粘性”。(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shi6.com/6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