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产招商流程,文旅招商思路?

文旅地产招商流程,文旅招商思路?

前些年旅游地产、文旅项目很火,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轰炸下,周围有不少朋友加入了购置行列。图为云南一处旅游古镇。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前些年旅游地产、文旅项目很火,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轰炸下,周围有不少朋友加入了购置行列。我曾经为之心动,但在分析了其中风险之后还是忍住了。

成功的文旅项目有一些相似点。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浙江嘉兴乌镇、北京南铜锣巷、重庆磁器口等等,这些成功的项目,要么处于城市繁华的商业地带,要么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或者像乌镇那样,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

而那些失败的项目,往往刻意追求远离城市的喧嚣,选择比较偏远的小城小镇。而这些项目,往往一味注重“砸钱”,以为用钱盖一些仿古特色的建筑,就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特色”。

最开始时,开发商的投资方式都是用自己的钱来投,相当于自持物业。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这种模式风险很高,项目一旦失败,他们便全盘皆输。于是他们放弃自持,而是把与之配套相关的房地产作为一个卖点,先把房子卖出去,然后再回租进行运营。

他们的文案和包装还很有诱惑力,比如业主正常拥有房子的产权,想住的时候过来住。不想住的时候,就把房子交给他们公司来出租,你坐收房租每年还有盈利,加上房子的升值空间,几乎可以说是稳赚不赔。但这背后的真相是,他们用这种方法悄悄实现了风险转移,他们从原有的自持物业重资产模式,转变成为只需要负责运营的轻资产模式。

原来重资产模式下,文旅项目如果失败了就要赔大钱,赔上自己的全部投资。而现在这种轻资产模式下,把风险转嫁给“下家”之后,项目成功了,他们照常赚取收益,而项目一旦失败,他们损失的可能仅仅是一点运营和人力成本,不会大伤元气。

也就是,原来一家公司的总风险,现在转移给了买旅游地产的投资者项目。项目运营成功了,投资者赚一个固定几个百分点的租金,相当于债券的固定收益,当然也不排除还有房子升值部分。但是项目失败了,投资者要承担作为“股东”的责任,收益不仅归零,恐怕房子本身都难以转手,某些地方甚至价值归零都有可能。

最近有报道,大学同宿舍的六名女生合买了一套房子,上演现实版“老友记”。这几个女生一起出去游玩,觉得租房太贵,进而看中了千岛湖某旅游地产一套带院子的房子。

在她们理想的计算方式中,买下这套房子随时可以去住,不住就拿来出租做民宿。假如每个月能租个十来天,就有一万块,一年就十二万,两百万的总房价,年投资回报率是6%。所以在她们看来,这是很划算的一笔投资。

但是很不幸,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她们只看到了收益,却没有看到背后的风险。

千岛湖名字虽然好听,但它距离杭州市区其实还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再考虑到千岛湖旅游区的季节性,除去雨季、三伏天,以及冷清的冬季,这套房子可以出租的天数,恐怕会严重低于预期。另外,房子未来升值空间有限,因为当地没有其他产业,面临人口净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转手或困难。

这些风险,对于当地这个项目的运营团队来说,肯定是很清楚的。他们会用最简单的数学计算来告诉你那些看得见的可能收益,而对于看不见的风险,会用话术让你打消顾虑。

经济学上有个“有效市场假说”:资产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换句话说,市场价格已经消化了所有信息,当然也就包括相应的风险因素。

很明显,这几个女生刚踏上社会,缺乏足够的风险研判能力。她们认为七十多平的房子,还带一个院子,这个价格很便宜,所以才果断买下。

但她们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房地产市场上的信息是相对透明的,很多专业的投资者随时都在寻找那些被低估的资产,他们嗅觉非常敏锐。如果有不错的回报率,那么这个房子怎么会轮到她们去旅游的时候才发现呢?

如果这个市场上,有那么多专业投资者都没有参与这么“诱人”的交易,那么这种交易背后一定有什么他们不愿意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说,这六个女孩,只计算了收益,而没有充分衡量收益背后的风险。她们用一种自认为的“便宜”和“合算”,承担了项目方悄悄转嫁过来的风险。

所以,懂点经济学还是很有必要。未必能直接帮你赚钱,但让你多一点风险意识,理解“有效市场假说”的话,会帮助你多想几步,或许会帮助你规避风险。

(作者系经济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shi6.com/12875.html